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九游会官方网址

九游会官方网址首页 >> 研究成果

民办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基于129所民办本科院校的调查

撰稿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7-01-10 浏览量:5681

潘奇  阙明坤

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共有普通民办高校722所,其中本科层次民办高校数量超过六成(共有447所,包含独立学院275所),有5所民办高校获得专业硕士培养资格。然而,自从2008年开始,民办高校内外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生源逐年减少,这就要求民办高校从粗犷式的规模扩张模式向高质量、特色式内涵发展模式转型。从中微观层面上看,鉴于发展实力和实际运行特点,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转型着力点仍在于专业发展。一定意义上,专业发展水平代表着民办高校的实际办学水平。回顾民办高校20多年发展历程,专业设置及其调整问题一直是民办高校发展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数据分析及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办学规模及办学层次虽有了长足进步,但专业设置的旧问题仍存在,新问题不断出现,在转型关键期,必须从专业设置机制创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一、民办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通过数据网络抓取的方式,选取129所独立设置的普通民办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静态数据进行分析。所选取样本占除独立学院以外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75.0%,占本科层次民办高校的28.86%, 满足抽样要求。样本高校办学历史较长,建校时间平均为20.20年(部分院校建校时间自举办非学历培训教育开始计算,部分独立设置的普通民办本科院校由独立学院转设而来,升本时间为0);办学规模较大,在校生规模平均为13462.33人;发展速度较快,发展为本科层次院校平均用时13.22年,在办学水平上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虽然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关注到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也涌现出一批专业特色明显且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特色高校,但从整体看,民办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专业设置仍严重同质,偏好低成本专业

专业设置同质化、偏低成本文科专业是民办高校专业设置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数据分析发现,当前这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样本院校办学的领域十分广泛,基本涵盖了除军事学、哲学、历史学等之外的十大学科门类,且同质化程度较高。如图1所示,有97.67%的比例院校开设管理学类专业;其次是工科类(92.25%)、文学类专业(89.15%)、经济学类专业(81.4%)和艺术类专业(77.52%),但理学类专业、教育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以及农学类专业设置比例相对较小。由此可以推断,样本院校专业基本仍以文科类专业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独立学院及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同样问题。

(二)专业设置与办学定位、区域人才需求脱节

样本院校理工类院校最多,占48.1%,其次为综合类(20.9%)和财经类(13.2%),艺术类(8.5%)、语言类(6.2%)和医药类(3.1%)相对较小。分析发现,学校类型主效应显著(f(5,123)=3.68, p<.01),即学校类型影响到专业设置的数量。这违反学校发展类型与专业设置数量无关的常识,主要是因为样本院校专业设置背离其办学定位。以专业数量均值最高的理工类样本院校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理工类样本院校开设大量的管理学类、文学类、经济学类专业,与办学定位相符的专业类群在民办高校中数量优势并不明显。此外,通过样本院校所在区域主导产业人才需求指标与办学类型卡方检验(p=0.568,大于0.05)发现,样本高校办学定位与产业需求不匹配,虽然民办高校多定位于地方性本科院校,但他们培养出的人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三)专业设置单一导向数量扩张

样本院校涵盖学科门类数量平均为5.51个,部分多达10个,平均设置33.33个专业,个别多达67个专业。通常而言,根据办学定位、办学传统、产业结构、职场需求、知识技能演进等因素来设置专业是高等学校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无论是“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还是“学科本位论”等规律原则都不是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的支配逻辑,实质上,“规模经济”隐性支配着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分析发现,在校生规模和一级学科数量之间达到显著相关(r=.43,p<.001),即在校生规模越大,涵盖学科门类数量越多;同样,在校生规模和专业数量之间达到显著相关(r=.44,p<.001),即在校生规模越大,专业设置数量越多;逐层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发现,涵盖学科门类和在校生规模能够显著解释专业数量的总体方差,即学科门类和在校生规模是专业数量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初步推断,大部分民办高校专业设置数量和涵盖门类数量情况,与其规模增长趋势一致,但平均每个专业在校生人数仅为403人,可以说民办高校单个专业的办学效益不高。而且,专业数量增长与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没有直接关系。研究采用社会评价(主要根据2014年校友网民办大学排行榜和2014-2015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评价值)、办学时长、升本速度等综合作为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指标与专业数量做相关分析后发现,社会评价与专业数量(p=0.166,大于0.05),建校时长与专业数量(p=0.104,大于0.05),升本速度与专业数量(p=0.167,大于0.05),即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与专业设置数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因此,大部分民办高校专业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且单个专业发展质量和规模效益不高。在实地调查中,部分民办高校盲目跟风“热门”专业同样印证了这一点。

二、民办本科院校专业设置问题成因分析

导致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出现问题的内外因素有很多,其中不乏有发展大环境的原因。21世纪初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为民办高校持续规模扩张带来入学需求支撑,民办高校为了获得办学经费,被迫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归根究底,专业设置属于民办高校内部办学行为,出现问题应主要从内部进行分析。

(一)科学设置专业的理念尚未形成

由于长期处于规模扩张的单一发展模式中,大部分民办高校对专业科学发展的规律认识不清,对专业设置及其发展重视不足。“招聘几位老师就可以搭建一个专业,短期就可以招生”反映了部分民办高校(尤其是新升本或建校时间较短的民办高校)举办者、办学者的普遍认识,专业仅仅成为招生的载体,宁愿把更多精力和资金用在外在包装和宣传上,高生师比、低设备利用率、学时不足等办学问题被漂亮的校园和林立的高楼所掩盖。即使近些年如历史、文秘、英语、法律、经济管理等低成本文科类专业已经成为红黄牌专业的主流,但举办者主观上仍缺乏向“高投入、高质量”专业发展模式转变的意愿。虽然办学资金短缺长期制约民办高校的发展,但对专业发展不重视实质上是理念和认识问题,不少民办高校并非没有办学结余,而是举办者不愿增加专业发展等办学投入,用于办学模块的经费比例仅占约15%左右。出于成本节约或风险防控,举办者也不愿进行专业调整。专业调整意味着前期实训基地、设施设备、教学及相关人力资源支出的回报率消亡或降低。那些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理工类专业虽然市场需求大,但也会面临招生风险大、开设成本高的问题,尤其在国家对新设专业采取“先造后证”做法后,在专业设置前期需要一次性的大量资源投入,导致举办者更愿意安于现状。

(二)专业设置决策不够科学

在办学初期,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先天不足,与公办“母体”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其资源过度依赖,专业“仿公而设”似乎成为一种必然,且在优秀师资紧缺的情况下,也会“因人而设”专业。表面上这些是由办学实力不足导致的,实际上是由专业设置决策科学性缺失或对科学决策不重视造成的。因为民办高校现代内部治理结构缺失,“局内人主导”使专业设置决策多取决于举办者个人的认知和喜好。从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的现实情况看,大部分举办者是实业出身,并不具备高等学校规划管理的专业技能,多凭个人经验或喜好来进行决策。在实地调查中,一位民办高校举办者不顾学校他人建议执意计划新设商务英语等就业市场饱和的“红黄牌”专业,认为“此专业近期在本地就业前景好,全国人才多不代表本地人才也多”,并不考虑供求关系平衡的滞后性及人才市场的流动性等因素。提升专业设置决策科学性寄希望于校长也不现实,我国民办高校校长老龄化严重,60-69岁之间比例高达38.3%;低学历、低职称比例高,本科及以下学历比例高达35.1%;校长来源单一,开拓性不足,主要来自公办高校退休领导,很少具有其他行业工作经历。可以说,能够灵活发挥民办体制优势又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职业校长并不多。

(三)专业设置执行程序混乱

民办高校内部专业设置执行程序混乱也是导致问题颇多的原因之一。调查中发现,虽然大部分民办高校的组织架构与公办院校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为了“精简人员”和“节约成本”,民办高校的组织机构有所“缺失”,除校办、财务、教务、学生、就业等核心部门保留外,“学科办”、“规划处”、“高教研究所”等一些相对“务虚”的职能部门被取消或归并,学术委员会也普遍“虚设”,导致在民办高校行政架构中没有负责、协调、执行专业设置的专门机构。这样,决策层所需的信息片面、零碎,既没有科学预测的支撑,也缺乏统筹全校需求的考量。此外,在专业设置中,程序上对引入外部专家论证或第三方评估缺乏保障,即使一些民办高校吸纳了各类社会现代和专业人士进入董事会层面的各类专业委员会,但调查发现,专业委员会实际运行频次很低,甚至一年召开一次例行会议,难以发挥应有的智囊功能。

(四)教学一线需求被抑制

在民办高校内部,来自教学一线的二级学院主动设置或调整专业的动力不足。民办高校是一种兼顾教育属性和市场属性的特殊社会组织,利用市场机制办学无可否非,但调查中发现,一些民办高校在其内部的过度“经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专业设置的需求。较多民办高校内部实施二级学院“承包制”或“自负盈亏”,在整个学校的内部分配体制中,招生情况成为二级学院获得学校总收入“分成”的主要依据,在这种内部经营模式下,虽然二级学院获得发展的自主权,但同时要为自身发展经费负责,这意味着二级学院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下。因此,很多二级学院不愿意申请新专业,因为信息滞后、认同度不高等因素会导致新设专业前期招生情况不理想。专业发展前期更需要额外的资金和师资等资源支持,学校没有针对性的扶持,仅靠二级学院的资源支撑,很多新设专业面临“夭折”风险。一旦失败,不但浪费大量办学资源,还会挫伤二级学院根据人才需求设置专业的积极性。

三、对策思考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本文认为,民办高校内部专业设置系统建设不健全是造成专业设置问题出现的原因,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健全专业设置决策、执行、支撑机制,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优化,加速转型进程。

(一)树立危机意识,践行培育高水平、有特色专业的理念

2013年6月,在教育部推动下,国内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标志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大幕拉开;2014年4月178所联盟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再到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都标志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联盟内的转型就是创造一个为地方经济发展,直接对接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这样一个专业群”。这意味着民办本科院校在面临生源减少、经费匮乏、就业率低等情况下,转型比公办高校显得更为紧迫,专业设置优化重要性凸显。从举办者到校长再到具体的执行部门都要遵循专业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原则,以高水平、有特色发展为核心目标,在对现有专业进行对口归类的基础上,推动专业的交叉渗透、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流动,发挥专业群的核心竞争力,整体改变专业分散发展、低水平重复的粗放型局面,重点建设专业基础相近、互相依托支撑、专业资源共享、契合地方产业结构的特色专业群。更为重要的是,民办高校在其内部资源分配中逐步向专业转型倾斜,推动师资建设与之配套,并设立专门的经费安排,形成专业调整及发展的内部支撑机制。

(二)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专门负责专业设置的

职能机构民办高校要从战略角度思考专业设置问题,注重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首先,要提升专业设置及调整在学校运行事务中的层级,专业设置要综合考虑全校发展、办学理念及办学定位等因素,避免部门利益的主导。其次,要成立专门负责专业设置的职能机构,统筹学校各类资源和信息,及时掌握办学资源、师资结构、实训条件、专业布局及生源情况,及时了解学校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情况及社会职业发展新变化等动态信息,可尝试实施向决策层定期信息报告制度。最后,根据学校转型战略需要,可以成立由董事长(理事长)-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学术委员会(二级学院院长)等组成的联席会议,打通从决策层到执行层到教学一线,以及行政与学术两套体系之间的封锁,加强战略研讨和沟通。

(三)加强机制建设,完善“自下而上”的专业设置规程

根据国际经验,专业设置以及相关的资源分配、人事管理等事项需要“自下而上”的程序来确保充分调动教学一线的积极性,提升专业设置的真实性、合理性。市场化特征较为明显的美国私立高校充分肯定教学一线的办学能动性,专业设置的发起源于系(院)层面,由教授组成学术评议会做出学校层面的学术规划后,报最高决策层通过后实施。香港高校也有类似做法,由系务会负责专业调整事宜,并充分咨询教授以及授课教师的意见,拟定计划后向院务会、教务会、大学校董会层层提出建议,同时经过各级学术顾问及咨询委员会的建议论证后实施。[13]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办学实际,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专业调整发起、论证、决策、执行程序,尤其要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在程序上赋予教授、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在专业设置调整中的话语权,探索专业调整配额制度和专项经费支持制度,协调二级学院在资源分配之间的关系,保障专业设置过程的顺利实施。

(四)实施开放办学,建立专业设置外部论证机制

在设置专业时,民办高校除了注重产学合作和外部资源的引进,加强与产业界的联合外,还要主动寻求政府、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组织的帮助,充分发挥他们在连接市场需求、专业评估等方面的作用。教育领域和产业界运行逻辑的差异使民办高校从用人单位获得的反馈滞后,这就需要中间组织协助沟通。行业协会拥有丰富的专家资源,涵盖理论学者、政策专家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可以帮助民办高校提升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也是私立教育发达国家经过实践证明的宝贵经验。此外,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第三方认证组织在引导高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目前被美国联邦政府承认的学科专业认证机构多达66个,承担全国近两万个专业或项目的办学资格认证事务。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自身专业质量进行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可以通过专业认证的方式来改善招生情况,降低专业调整带来的风险。

(五)进行技术升级,建立专业发展追踪评估机制

调整专业的发展程度是判断专业设置成效的唯一标准。专业调整的运作周期长,需要评估反馈机制及时跟进。在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有必要设立专项经费,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专业设置支撑数据系统和数据驱动决策系统,充分发挥大规模、实时、多样化的数据应用价值。通过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监测实施过程数据,不仅要考察招生和就业情况,还要分析对新专业发展的支撑情况,综合人才需求预测数据,通过“反馈-矫正”机制,根据需要对现有专业布局进行微调,保障专业设置的效果。

(原文刊载于《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第17期)

手机扫码分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