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九游会官方网址

九游会官方网址首页 >> 研究成果

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理论指南与行动计划

撰稿人: 日期:2021-04-22 浏览量:3633

   要: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关系我国教育现代化、保障人民福祉的重要战略。本文重申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的迫切性;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出发,结合学习型城市大会会议宣言和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勾勒了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同时从我国本土实际出发,尝试规划了我国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行动路线,明确了未来面临的重大  问题、需要遵循的关键原则以及亟需推进的重大任务和必要行动。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简介:国卉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教科院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是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构建新的体制机制,使制度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并把国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的治理效能,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水平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是优化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提升其服务个人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效能,这是我国各地推进学习型城市的重大任务。

一、问题的提出

(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增进人民福祉、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实践已经表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通过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现代化的有效途径。2019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印发,其被定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学习型城市建设已被我国政府视为关系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环节,关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获得必需而有力支撑的重大战略。

全球范围内探索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早已超过100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分别在中国北京市、墨西哥墨西哥城、爱尔兰科克市、哥伦比亚麦德林市组织召开了四届学习型城市大会(如表1所示),来自百余个国家的部长和副部长、市长和副市长、教育主管以及国际性组织、地区性组织和社会性组织的教育专家和代表相互分享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知识与经验,共同倡导在未来实践中要更加关注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私营部门等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跨部门治理,并呼吁为此创新思想、革新举措、调动资源,以提升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市民、城市发展的能力。

1 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历程

在我国,党和中央十分关注推进各方面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宏观战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时代高度,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视为完善民生保障制度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型城市建设不仅要加快面向每个人提供适合每个人的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学习服务,更要注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后疫情时代我国学习型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为迫切

 为阻断疫情在校园师生间蔓延,教育部在1便要求延期开学,并通过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至今,不仅学校教育体系各阶段的居家学习取得了积极成效,学校教育体系外其他教育形式的学习行为习惯也正在发生迁移。以过往对线上学习较陌生的中老年群体为例,疫情之前,由于这一群体互联网化程度不高,线上学习的接受程度受到很大局限。在疫情宅家的逼迫下,他们学会了使用各类app、各类微信小程序,部分有获取知识、娱乐等精神需求的中老年群体也开始接受线上学习模式。数据表明,20203月期间,线上学习的中老年用户群体,41-45岁用户增长27.9%46岁以上用户增长33%如图1这意味着市民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正在发生迁移,在后疫情时代这一迁移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1  线上学习新增用户画像**数据来源ageclub

5两会召开,代表委员和会外舆论热议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发展,认识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将推动线下线上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十四期间要对此妥善应对。学习型城市建设自然也要采取积极措施。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要积极面对终身教育与学习的形态、内容和指向的改变。一方面,疫情如同化剂、强心针促使在线教育、空中课堂、网络学习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后疫情时代必然不可能衰减无人问津的地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应当护苗、爱苗,积极深化信息化、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同终身教育和学习的融合。另一方面,疫情迫使人们进行曾被忽视的人生反思,包括健康的关切、生命的珍重、生态的保护、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后疫情时代整个社会必将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学习型城市建设要深度参与其中

更加不能忽视的是,在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大衰退,不少国家和地区财政收入断崖式下降,教育投入受到巨大影响。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教育形式的刚性需求弱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等学校教育体系,受到的影响更大,过于依赖政府行政推动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疫情带来的失业潮也极可能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心转向。既往经验模式下,终身教育更为重视素养教育,强调提升国民素质,失业背景下自然会被要求关注经济功能,重视职业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消费型、闲暇型教育功能可能被边缘化,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发展趋势可能受到挑战政府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必须对此作出明确回应,尽可能避免由于冲击导致的发展中断

总之,后疫情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面对的将发生重大变化,为之构建的支持服务体系也必须随之迁移,也更需要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理论指南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可以追溯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73年启动的教育型城市educating city计划,该计划在美国匹兹堡、加拿大埃德蒙顿、奥地利维也纳、瑞典哥德堡、苏格兰爱丁堡、日本挂川、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等七座城市试点。1992年,oecd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全面总结试点的实践经验与成效,概括出五个核心原则——促进各机构联系协作、协调教育和培训、鼓励各年龄人群共同学习、培养市民对学习机会的识别能力、将建设学习型城市视为改变城市未来的途径。这是学习型城市学术概念的首次正式提出,也是首次用框架体系对其体制、机制中的关键原则进行描述。

进入21世纪,探索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城市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愈来愈重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并且倾向于用各类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进行引领、规范与落实如表2。接下来,以主要的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及四次学习型城市大会的会议宣言为参考,本文尝试构建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理论指南。

2 部分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

(一治理体系:可持续发展、衔接开放、共同行动

    教育治理体系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特征。从构成看,教育治理体系包括不同的构成要素,是一个以教育制度为中心的系统如图2,既包括作为教育制度导向的教育价值观或价值追求,也包括贯彻落实教育制度的政策行为。

2 教育治理体系结构

学习型城市是为推广终身教育、全民终身学习等理念被提出并推广开来的,强调的是将教育权利落实到位,保障每个居民切实实现终身学习权利因此,构建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应当以价值追求为肇始,引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制度完善为核心,推动体制、机制建设,奠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以政策落实为根基,支持教育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最终,通过三者相辅相成,建立和完善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体制、机制。通过对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指标内容的比较研读,可以从理论上勾勒出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各构成要素主要内容如表3

3 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指标内容

1)价值追求。综合国际、国内实践来看,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价值追求已经形成普遍共识,即最终目标是通过面向全体居民提供时时、处处的学习机会,满足个体学习需求,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增强个人生存、工作、生活能力,继而推动城市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2)制度完善。要实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价值追求,就要通过制度完善,围绕居民构建起学校教育、工作场所学习、社区学习等相互衔接的各级各类学习服务体系,构建起利于每个市民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全面融合的资源环境,并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开放,尤其是面向成人学习者、特殊学习者、外来学习者等弱势群体提供开放的、自主的、灵活的、随时随地的品质学习服务。

3)政策落实。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制度完善需要通过政策动员、协调各方面要素的积极性:一是政府主动行动,通过建立专门机构、提供必要财政支持、完善相关保障等核心举措,引领形成社会共识,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所依赖的必要保障工作,这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二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共同行动,动员教育机构、文化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机构、商业机构等相关主体和政府人员、专家、教师、市民、学生等相关个体,积极投入创建活动,从经费、人力、物力等方面更充分地挖掘、整合、开发与利用资源,这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条件;三是各相关主体因地制宜个性化行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模式并不是固定或单一的,需要根据面临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创新,尤其是根据自然、人文、社会等内外环境,采取有亮点、有特色的举措,形成实践品牌,这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

总地说来,学习型城市建设治理体系建设就是面向促进个人发展和城市建设,通过依托政府、社会与个体共同参与,借力新发展、综合评定和区域差异化推进,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证实践工作能够持续不断地取得成效。

(二)治理能力:个体学习能力、制度促进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

教育治理能力也包括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如图3):理解能力,指对于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教育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维护与坚持;执行能力,指教育治理体系的制度形成能力、制度实施能力、制度调适能力等;创新能力,指制度学习能力与制度创新能力。追踪四次学习型城市建设大会宣言的演变能够发现国际社会对学习型城市建设治理能力关注重点的迁移。

从学习型城市建设价值观理解与认同,即学习型城市治理能力的理解能力层面看,教育和学习在四份宣言中出现的最为频繁,教育共计793次,学习共计438次(如图4)。此外,出现较为频繁的还有有关的词汇,包括教师儿童公民伙伴全民等。结合文件内容看,对学习型城市建设价值观的理解,仍是强调行动要围绕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全民终身学习实现来进行,尤其是行动要具包容性、可持续性,即要强化服务所有个体学习能力提高的能力

3 教育治理能力基本结构

 

4 高频词前100中的双重词性的词

从学习型城市建设制度形成、执行、调试能力,即学习型城市治理能力的执行能力层面看,四份宣言文本中出现最为频繁的是组织城市地区国家目标项目等(如图5)。结合文件内容看,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执行,强调目标导向,呼吁制度要重视区域内各主体的系统关注和团体合作,促进各相关主体的统一协调,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即要强化制度促进协调能力。

5 高频词前100中的名词国卉男等,2020

从学习型城市建设制度学习、创新能力,即学习型城市治理能力的创新能力层面看,四份宣言文本的关键词出现频繁发生了变化社区文化逐渐转向市民环境群体,结合文件内容看,这意味着人群指向性越来越明显。从组织参与提供转向参与呼吁等词(如表4),结合文件内容看,这意味着学习型城市建设主体认知的转变,从关注政府参与逐渐转向关注每个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政府要从供给方逐渐转变为活动参与者和支持者。也就是说,学习型城市治理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学习型城市服务市民终身学习的能力。

4 四届学习型城市大会宣言词频排序前15

总之,学习型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重点提升个体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制度促进能力(执行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的服务能力(如图6)。

6 学习型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

1)个体学习能力提高,这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根本目的。要形成学习型城市价值的普遍认同,需重点扩大普惠性和多样性,在人群上要尽可能覆盖各类人群的各种能力提升的需求;在学习形式上要尽可能覆盖各种形式,让每位市民都有机会获得适合自己能力提升需求的便捷学习服务。

2)服务于制度促进能力提高,这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保障。要提升学习型城市的协调能力,围绕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各自特点搭建协同推进机制,充分调动资源、合理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既促进社会各方面力量作为学习服务者更好地服务市民学习者,也促进学习者更好地服务社会事业。

3)学习服务能力提高,这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根基。要确保学习型城市创新落地生效,要着重扩大各类人群参与终身学习的资源渠道、能力与机会,包括正规教育体系教育服务能力、非正规学习能力、非正式学习服务能力,提高学习服务能力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公平性和有效性、多元化和灵活性等。

(三衡量标准:包容、协同、可持续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对既往教育管理体系的历史超越,使教育治理体系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教育治理能力更加高效、公平。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自然也应如此,让治理体系更有利于各方的共同行动,让治理能力更有利于全民终身学习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其衡量标准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学习包容性

保障公民公平地终身学习、实现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学习型城市建设更重要目标。所谓包容性,包括全民性和全素质性两个方面,前者指向学习者的群体代表性,强调每个人有机会实现终身学习;后者指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强调个体能通过终身学习实现能力全面提升。一般而言,各指标皆强调实现教育面向每一个人提供学习服务,并通过教育资源供给,使个人能力与素质得以提升,通过个人提升反过来推进城市建设、辅助实现社会良好治理。毋庸置疑,这需要多元化、创新性、灵活性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配合实现。

就全民性而言,各指标更加强调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学习支持,号召通过增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灵活性,为所有居民尤其是残疾人、流动家庭、移民等边缘群体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就全素质性而言,各指标更加强调关注个体终身学习需求的多层次性、多样性,号召提高学习资源服务供给的丰富性、多元化,避免学习资源的单一化、重复化,通过提供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学习资源,让学习者围绕自身需要、内在兴趣实现自主、自由学习。

2)强调广泛协同参与

协同各方积极参与是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初衷,各指标旨在通过政策引领,号召政府、社会组织、民众、学界等共同行动,推动各行业、各部门的教育、文化资源共同参与,服务市民终身学习,增强个人能力和社会融入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及城市面貌。各指标体系在这方面有多方面的涉及,概括而言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各主体服务教育与学习的能力,融通正规和非正规、正式和非正式学习供给,满足不同人群差异化学习需求。

二是有效整合多方学习资源,建立全社会协同的服务构架,搭建多方协同的学习资源供给平台。

三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新技术,为公民提供新颖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构建多元化、创新化的数字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3)强调行动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主要指的是政策制定的可持续性,即通过提供持续性的投入,实现学习型城市建设递进性的发展。四次学习型大会的会议宣言、主要学习型城市的指标体系都强调通过对实践的客观评判来明确未来进一步行动的方案。

目前,学习型城市监测、评估采用了定性认证和量化监测两种理念、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两种方法(如表5)来跟踪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状况:定性认证主要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能够被认证为学习型城市,或者一个城市确立的行动策略是否符合学习型城市的核心理念和关键特征;量化监测主要是依靠指标体系进行打分来反应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成果或在某个范围所处的相对水平,为后续实践提供信息咨询;综合评价法是将影响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各个因素转化为可以反映实际情况的指标,委托相关评价主体根据各城市的汇报材料或者收集到的具体资料进行评价,可以进行赋值量化或不赋值量化,根据最终结果进行判断;指数法则更为科学,往往是根据实际的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通过数学方法、根据一定标准进行赋值转化,然后根据累加结果作出实际判断。

5 国内外主要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分类比较

无论是采用哪种评价的理念和方法都是试图反映出自我预期判断下学习型城市建设所取得实际成效,并通过同一城市在不同时间阶段的纵向比较或同一时间不同城市的横向比较,从而为后续策略和行动提供一个坐标定位。

三、行动路线

我国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行动路线的规划,要从本土实际出发,发现正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关键原则,采取有效行动,为每一位市民通过终身学习获得幸福和谐生活提供更有力的基本保障。

(一必须要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

1)学习型城市教育服务供给缺乏深度和广度。尽管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以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为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但是实践的参与面、成果的惠及面、影响的波及面等各方面都存在局限性。仅以个体学习能力为例,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对个体学习能力的服务还很不平衡、不充分:一方面尤为关注个体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对其他方面的素养则关注不够;另一方面尤为关注适龄学习者学习的服务,对成年群体的学习则关注不足。两方面相互影响,导致我国大部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水平都还较低,与实践目标相去甚远,这一种差距在实践其他方面、其他环节也同样存在。

2)学习型城市推进机制缺乏系统性。我国涉及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各项政策都强调各领域相互沟通,各教育体系相互沟通、各相关方协同参与。尽管实践中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学习组织等获得全面推进,但是彼此间缺乏相互关联的内核灵魂,无法形成良好、科学的顶层设计,无法形成一个有效、整合的系统,更无法获得更大的合力。以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异常重视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各类教育融合开放等关键环节为例,不仅体系上各教育形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如老年教育、工作场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形式比起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教育形式要薄弱许多;而且各形式教育之间彼此独立、割裂,如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之间,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之间,学校教育、校外教育之间,远未形成融合开放的良好格局。

3)学习型城市建设主体未摆脱政府的独角戏。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各项政策规划设计都倡导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要求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协调机制,巩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行业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指导和推进相关工作。然而,多数城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往往是政府的独角戏,依赖政府进行财政投入、人员培训、资源开发等,虽然短时间内能快速取得效果,但是要实现长期发展,却因为无法动员社会力量获得更多资源而面临资源投入难以为继的瓶颈。

(二应秉持的关键原则

1)普惠与优质。要提高我国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深度和广度,关键就在扩大实践参与与成效辐射的覆盖面。为此,应当将普惠与优质作为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原则,普惠就是要坚持为农村、边远地区等提供学习服务,为城市所有市民提供学习服务,尤其是加强对一般劳动力和弱势群体的学习服务能力,缩小终身学习服务能力的鸿沟;优质就是保障学习质量,尤其是加强对个体认知能力、社会能力、信息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全面素养的服务能力,满足广大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开放与融合。要提高我国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系统性,关键就在于扩大利益相关的沟通衔接。为此,应当将开放与融合作为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原则,开放就是统筹实现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的学习资源共享,尤其是通过加强各类教育、文化场所和设施的沟通衔接实现社会化,以面向市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便利学习服务;融合就是统筹实现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实践工作的衔接,尤其是通过加强理念引领以凝聚共识,以统一全面的宏观规划形成职责职能职权清晰、彼此沟通顺畅的体系,推动实践获得最大合力。

3)实效与长效。要让我国学习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关键在于形成多元联动的格局。为此,应当将实效与长效作为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原则,实效就是要突出地方特色,尤其是通过激发地方政府的能动性摸清地方事情、挖掘地方资源、创新地方举措、形成地方特色,以获得实际成效;长效就是要实现有效、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尤其是要通过健全管理、监测和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充分调动、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提高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能力。

(三重点任务与举措

任务一:要通过实现市民终身学习,促进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及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1)促进学校教育学习者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重点加强其基础认知能力训练,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自主学习、善于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加强逻辑思维、探究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育,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终身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2)推动广大在职人员持续、有效学习。重点加强从业专业人员专业知识和岗位知识的学习,注重行业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弥补部分人员在基础认知能力方面的缺陷,增强专业人员继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3)重视农村从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学习培训。重点加强转岗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培训,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实现知识技能水平和人文素养同步提高,努力掌握必需的基本生存、生产技能。

4)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项目规划、开发、实施、监测与评估等各阶段,加强监测长期失业者、残障人士、失独老人等弱势群体终身学习机会可及性与社会融入情况,及时回应弱势群体多样化、具体的终身学习需求。

5)关心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注重老年人在健康、科技、文化和法律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积极健康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的学习需求,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精彩。

任务二:要通过破除关键问题与瓶颈,实现市民终身学习服务能力提高。

1)完善面向全体市民的教育服务体系。通过合理布局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强化公共教育服务职能,重点落实服务基层社区和补短板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构建起覆盖城乡、公平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2)提高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服务质量。要根据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实施创新,切实提高教育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要重点弥补短板,加快改善处于弱势、边缘地位教育形式的发展:如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发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展有计划的教育服务,特别注重面向第一线员工的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教育培训服务;社区教育要以社区居民实际需要为中心创新学习模式,增强包容性和灵活性,扩人群覆盖面,提升服务能力,巩固社会地位;老年教育要重点发展贴近广大老年人需要的便捷性、针对性和生活性的教育学习服务,增强教育和学习的互动性和体验性,避免过分系统化、专业化和学术化。

3)建立推进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的全社会协同。重点是在政府跨部门协作的基础上,快速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发挥出教育、卫生、艺术与文化、体育和娱乐、社会福利、旅游等部门的资源优势,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管,鼓励规模化、连锁化和品牌化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4)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提高教育学习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成人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运用水平,鼓励社会各部门广泛参与提供数字化教育学习服务和学习环境,发展学习app。继续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鼓励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免费在线公共教育服务,实现学习资源社会共享。

任务三:要通过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推进终身学习制度,促进能力提高。

1)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的指标体系。要重点加强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评价引导,加强对继续学习者的多样化需要和针对性、有效性的评价引导,引导解决实践发展中面临的薄弱环节。

2)完善对终身教育的管理者、教师等从业者的培训制度。要针对不同教育特点设计开发不同教师培训制度,比如对老年教育从业者,要加强专业性培训,提高必要的教育技能。

3)建立多种形式的学习认可和奖励制度。在完善学分银行制度的同时,研究开发其他多种形式的激励制度,使各类终身学习更自觉、更有效。

4)实施更开放的学习信息发布和指导制度。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市民提供全面和完整的学习信息,特别是各类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学习资源信息,同时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5)进一步完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供给机制。建立新型的学习型城市学习资源共享九游会官方网址的合作伙伴关系,强化政府的统筹协调职能。

6)建立市民终身学习能力与需求监测评估制度。建立第三方研究评估系统,以项目化确立专业性、可持续的工作机制,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框架与评价策略”(2020m671182)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伟光. 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求是,2014,(12:5-9.

[2] 高志敏,贾凡,蒋亦璐.帕提农神庙·学习型城市——unesco 全球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11:6-13.

[3] 余雅风.以制度为关键和重点,让教育治理更有水平——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电化教育,2020,(01:2-6 16.

[4] 何辰.腾讯/阿里系创业者纷纷入局老年教育,中老年线上知识付费成新趋势![er/ol].2020-4-22.https:// html.

[5] 史枫,沈欣忆.疫情危机与终身教育:影响、启示与展望[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21-23.

[6] 史枫,沈欣忆.疫情危机与终身教育:影响、启示与展望[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21-23.

[7] 国卉男,吴遵民,韩保磊.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从国际到本土的嬗越与重构[j]. 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6:112-118.

[8] 王仁彧. 学习型城市建设:国际经验与理性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7:33-38.

[9] 陈金芳,万作芳.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63710:25-31.

[10] 陈金芳,万作芳.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63710:25-31.

[11] 陈金芳,万作芳.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63710:25-31.

[12] 国卉男,秦一鸣,高晓晓. 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转向与新关注——基于四次学习型城市宣言的文本分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24-29.

[13] 国卉男,秦一鸣,高晓晓. 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转向与新关注——基于四次学习型城市宣言的文本分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3:24-29.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21年第3期)

手机扫码分享
网站地图